“开学季,孩子失眠、恶心、头晕”:咨询师15招教你摆脱开学焦虑

作者: 时间:2025-09-03 点击数:


CDB5B

又到9月,不少家长终于迎来了“神兽归笼”的日子。但是有些孩子就是不给家人省心,好像到了八月底,集体趴窝。有些孩子失眠、嗜睡,还有些孩子头晕、恶心、腹痛...去医院一查,啥事儿没有,这可愁坏了不少家长。医生说,这就是“开学综合征”。很多家长心理犯了嘀咕:“难道是孩子在装病?”

AC17F

来源:pexels

“是不是打一顿就好了?”各位家长,手下留情,这“病”:吃软不吃硬。

01

开学唤起紧张焦虑的体验

这两天,北京一名九岁的男孩航航上了热搜。原因是反复发烧,体温高时超过39摄氏度。马上要开学了,航航全家都焦急万分,立刻带着孩子去了医院。跑遍了感染科、免疫科等科室,结果发现,孩子各项指标全部正常。“这烧发的真邪乎”,带着疑问,主治医生询问了孩子的情况。才得知,航航的暑期作业还没有完成,在班级里跟同学的关系也不太顺畅。双重压力下,开学让航航的恐惧一天天加深,从而开始反复发热。

E9921

来源:pexels

这正是心理症状的躯体化反应。航航就是一种典型的“开学综合征”。严格来说,“开学综合征”并不是一种“病”.而是泛指青少年在面对开学时,所产生各类“紧张”、“焦虑”、“恐惧”等情绪下所产生的明显不适感。“开学综合征”表现各不相同,较为轻度的孩子表现为情绪低落。还有一些孩子表现为“记忆力下降”、“食欲不振”、“学习能力下降”。较为严重一些的就会像航航一样,产生头疼、恶心、腹泻、发热等躯体症状。

8455C

来源:pexels

02

孩子为何会得“开学综合征”

其实“开学综合征”并不是孩子的专利,成年人也有一个翻版——“上班综合征”。不信,就回忆一下,国庆黄金周刚结束了一场海岛游,第二天上班时自己的样子。或是春节小长假过后,依依不舍的离开家乡。想着久违的家乡味道,父亲烧的菜和母亲的拥抱。毫无压力可以尽情释放自我,不用思考工作和业绩的假日。

75577


来源:pexels再想想马上要步入工作,数不清的客户电话要打、每季度压垮自己的收入压力...你心里是否只有一句话:“不想上班”?其实成年人还算是幸运,最长的假期也不过七天,不会让一个人脱离工作环境太久。但是一个暑假放两个月的孩子,再去面对学校时,这样一个由“松”到“紧”的过程,难免会产生适应问题。换位思考下,作为一个成年人,假设老板说这个春节假期至少签五个单子,否则上班“有你好看的”。而且公司里还有几个正在闹着矛盾的同事。你是否想“这年过完赶紧跳槽,老子不伺候了?”

BB8CD

来源:pexels

可是,面对这些问题,孩子却没法用“跳槽”躲开。没写完的作业、学校里的人际问题、新的课程和学业压力、老师和家长的对成绩的要求..这些都是开学后要面对的。

幼小的身躯,既打不过它们,又逃不掉。这时,如果我们借用电影中的场景:一只叫“开学综合征”的怪物对孩子们说,“不要恐惧、不要紧张,只要你把我带回家,你就不用担心了。”如果你是孩子,你会怎么选?

03

有开学综合征的孩子,家长怎么办?

心理学中有一句话:症状都是有获益性的。

如上面所说,其实孩子“得病”。

7E5B1

来源:pexels既不是“装的”也不是“真的”,而是潜意识选择,做出的保护反应。人在什么情况下会保护自己?必然是在遭受“侵犯”的情况下。这就是为何在前文中说,这个“病”吃软不吃硬——有些家长发现原来孩子是因为不想上学而“得病”之后。要么斥责孩子,要么强硬地送孩子去上学。无疑,这让孩子压力更大,家长成为将孩子往学校外面“推”的帮凶。


66009

而想要治好“开学综合征”,不能成为它的敌人,而要成为它的朋友。作为家长,第一步就是要知道,“开学综合征”是在保护孩子。那么到底什么是孩子怕的呢?是学习压力?是同学关系?和孩子一起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,与孩子共同解决这个问题。既是解决“开学综合征”的根本,也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关健。

1)、陪伴鼓励代替指责

在这一过程中,家长要不要评判孩子的过错、用成年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。

来源:pexels

而是多去倾听孩子,发现孩子在学校里的不容易。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陪在身边,他不需要一个人去“扛”所有伤害。同时,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制定良好的目标和达成目标的方法,并且符合孩子的当前能力和意愿,让孩子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上走,渐渐适应学校节奏。当然这一过程不是家长代劳,否则又会偏向于另一个方向:让孩子对家长形成依赖。

2)、以身作则,营造“开学环境”

家长需要营造出“开学环境”,环境是影响一个人关键因素之一。

C665E

来源:pexels

而家长本人则是环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。在家中,可以这样营造出“开学环境”:首先家长要“以身作则”,早睡早起,不要晚上熬夜。让孩子看到家长是“高效”、“有纪律”的父母。其次,在家庭内部环境中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将假期内的各项“娱乐设施”收好,并带着孩子和它们“告别”,相约下个假期再次相遇。同时,也将各类学习用品整齐摆好,让整个环境看上去更加高效,用环境告诉孩子“已经开学了”,投入到新的生活中。

3)、学习上,给孩充分的过渡时间

9F887

来源:pexels

曾奇峰老师说过:“家长要与孩子的成绩保持距离,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能量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….”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入学成绩跟不上,一着急,就想逼孩子快去学习,不然一时跟不上,一学期步步跟不上。其实刚进学校的孩子,就像是从床上起来就入场比赛的运动员。可想而知,这些运动员要么达不到自己的最好表现,要么会在运动中受伤。他们需要什么呢?很简单,赛前热身。孩子也需要这样一段时间,先热身,才能发挥最好的水平。

4)、给孩子更多的社交支持

内向的孩子往往是“开学综合征”的重灾区。尤其是面对“升学”开学时,会因为“人际关系”而产生压力。此时,作为家长,尤其是要注意不要投射自己的焦虑给孩子。比如家长不善社交,多年来也发现社交的重要性,于是反复告诉孩子社交好处——“要跟小朋友们处好关系”。

72F83

来源:pexels

虽然家长初心是好的,但其实是在将自己无法消化的焦虑投射给孩子,孩子会感觉到更大压力。在开学面前,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全感,家长需要营造被接纳的氛围。不妨告诉孩子:能交到朋友是最好的,暂时没有也没关系,这很正常。这样孩子假如获得了几个小伙伴的认可,孩子就会慢慢的找到自己在社交方面的自我效能感,人格也会得到好的发展。

5)、家长的心态修养

有一句话叫:所有的爱都是相聚,只有父母的爱是远离。开学,是对孩子的一次历练,也是对父母心态的“考验”。

43D94

来源:pexels

一些开学前心理问题,其实是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关怀、焦虑,无形中对孩子产生的压力。家长要学会放手,孩子才能够成长。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资源和能力,能够在学校中完成功课、找到朋友...作为父母,在关键的时候帮TA一把就好。对孩子有信心,并能让孩子得到依靠,最终帮助孩子能够温和且独立地解决问题。学校是一个练习场,让孩子带着这份内在的力量,一个人走向社会,这或许是家长的真正功课。

13F3F

来源:pexels


(本文转载自“壹点灵心理”公众号)

Copyright © 2017-2020   武汉晴川学院   鄂ICP备10004916号  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   邮编:4302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