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商学院】“大学生如何缓解心理焦虑”——商学院心理主题班会顺利开展

作者: 时间:2025-10-29 点击数:

(通讯员:郭静文)20251026日,在教学三号楼206教室,由辅导员李成成老师主持开展了以"大学生如何缓解心理焦虑"为主题的心理专题演讲活动。本次活动旨在帮助专科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来源,掌握科学的调适方法,提升心理韧性,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。

4

(注释:活动开始,李成成老师进行活动讲解)

活动开始,李成成老师首先向同学们说明了此次专题演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,并布置了学习通线上心理情况统计表的填写任务,强调该表将作为心理学时加分的重要依据,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、如实反馈。随后,活动正式进入心理主题演讲环节。

(注释:李成成老师为同学们总结常见心理压力问题)

首先,李成成老师以互动提问的方式,引导同学们回顾并分享当前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心理困扰。大家踊跃发言,反映出多方面的问题。在学习负担方面,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不同,课业专业化、难度大、要求高,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,容易引发紧张和焦虑情绪;在异性交往方面,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及情感问题,出现"爱困惑""性困惑";在环境适应方面,进入大学后,学习与生活环境的改变使得不少同学产生矛盾与迷茫心理;在经济负担方面,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让部分学生产生自卑、焦虑、狭隘等心理问题;在求职择业方面,就业形势的严峻使不少同学对未来感到迷茫,表现出自卑、恐惧、自傲、怀疑等复杂情绪;在人际关系方面,由于个体差异和青春期心理的闭锁、羞怯、敏感与冲动,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面临各种挑战。这些问题的集中呈现,不仅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焦虑现象,也凸显了开展心理教育与引导的紧迫性和必要性。

(注释:李成成老师讲解焦虑的根源与心理机制)

接着,李成成老师进一步指出,心理焦虑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而是多方面压力交织的结果。大学生面对角色转换、目标重建、关系调整等多重任务,容易产生内在冲突与外在适应困难。此外,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,以及家庭、学校、同龄群体等多重环境的期待与压力,也加剧了学生的心理负荷。他强调,焦虑本身并非全然负面,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动力、提升专注力,但若长期处于高强度焦虑状态且缺乏有效调节,则可能引发情绪障碍、行为退缩甚至身心疾病。

最后,针对上述问题,李成成老师从生理、心理、行为与社会支持四个层面,系统介绍了缓解焦虑的具体方法。

一、生理层面,夯实身体基础:

1.合理饮食,保持均衡营养,避免暴饮暴食或节食;

2. 培养良好生活规律,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熬夜,建立稳定的生物钟;

3. 适量运动,如慢跑、跳绳、球类等;

4. 戒烟限酒:远离成瘾物质,避免依赖酒精或烟草来"解压"

5. 放松与冥想:通过深呼吸、正念冥想、瑜伽等方式,调节自主神经系统,增强身心平衡感。

二、心理层面,构建内在稳定器:

1. 认识自己、接纳自己、提升自己:建立清晰的自我认知,接纳不完美,设定合理目标,逐步实现自我成长。

2. 培养积极性格:努力塑造坚强、合群、乐观、开朗的性格特质,增强心理弹性。

3. 提高控制感与成就感:通过完成小目标、参与实践活动,增强自我效能感。

4. 调整认知方式: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,避免"非黑即白""灾难化思维"等认知扭曲。

5. 放慢节奏,平衡生活: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,有意识地留出休息与反思的时间,保持生活平衡。

三、行为层面:优化时间与计划管理。

1. 制定明确计划:合理规划每日、每周任务,使用时间管理工具(如番茄钟、四象限法)。

2. 分解目标:将大任务拆解为小步骤,减轻心理压力,逐步推进。

3. 避免拖延:建立"立即行动"的习惯,减少因拖延带来的焦虑累积。

四、社会支持层面:建立情感联结。

1. 主动寻求支持:与父母、朋友、老师、同学保持沟通,分享情绪与困惑。

2. 参与集体活动:加入社团、志愿活动、兴趣小组等,拓展社交圈,增强归属感。

3. 善用专业资源:在必要时主动预约学校心理咨询中心,获得专业辅导。

总之,本次心理专题演讲活动不仅梳理了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主要来源,更提供了多层次、可操作的缓解压力相关方法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活动,不仅增强了自我觉察能力,也掌握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,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充满信心。心理健康是个体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基石。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晴心乐园心理工作站将持续推进心理活动工作,通过专题演讲、团体辅导、个体咨询等多种形式,助力每一位学子在青春的航程中,乘风破浪,心向阳光。

 

武汉晴川学院商学院

晴心乐园心理工作站

20251026

Copyright © 2017-2020   武汉晴川学院   鄂ICP备10004916号  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   邮编:430204